苏联解体后,《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在俄罗斯依旧不断再版,据俄文网站载文统计,这部小说计有170多种版本。
2024年,《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又出版了新版,配上了全新的插图——当然,这并不是最新的一版。2025年,这部小说继续不断有新版推出。
2024版
有意思的是,2024年版中的这套插图,是按照2015年版的电影的画面与造型绘制的(部分采用了1972年版镜头)。
我们之前介绍过《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四种插图版本,本文重点浏览一下这部小说的2024年版插图。
展开剩余96%我们下面按顺序逐一看一下这个版本插图与电影画面的比较:
插图中的准尉的侧身形体动作,基本来自于电影里的人物造型,连手枪的配置都如出一辙。
插图里的准尉与五个女兵在一起的画面,移植了2015版电影里的出发追捕德国伞兵、吩咐女兵们做好准备的镜头。
插图里的丽达的造型,与2015版电影里的人物形象完全一致。而背景上德军伞兵空降的画面,也不能不说是参照了电影里的场面。
丽达与冉妮娅谈心的画面中,环境地貌与人物动作,也是直接复刻了2015年版电影镜头。
女兵们集合的画面,也是2015版电影镜头的平移。
1972版
2015版
追溯起来,小说里的涉过泥沼的插图场面,直接对应的是1972年版。
准尉最后一次集合女兵,进行战前动员,这一插图,受到2015版电影画面的影响。
了望与观察敌人这一情节的插图与电影版有一点差异。
1972版
2015版
冉妮娅戏水的场景,重点参考了1972年版电影里的场面。
1972版
2015版
丽达牺牲的场面,插图中绘制得有一些潦草。
准尉押送德军俘虏的插图,参照了1972年版电影,连背景湖面上的石头的形状都一样。
我们可以注意一下,这位画家,对小说的总体格调是往“冷”的一极拉扯,整个画幅稍稍有些变形,受整体基调的影响,人物表情是冷漠的,相互关系也是冷冽的,营造出一种战争情境下的冷酷的整体情境。
这基本也体现出目前俄罗斯大环境下对战争的认知与定位。
这位画家是谁呢?
我们可以在封面最下的一行俄文里,看到插图画家的名姓:Анны Зайцевой,译成中文名可以称之为:安娜·扎伊采娃。
扉页上也可以看到插画家的姓名
很少有书籍将插画家的姓名放在封面上,可以看出,这家出版社还是别出心裁,有意为之的,从中我们却可以窥见这家出版社的一个非常与众不同的出版风格,那就是在那些耳熟能详的经典名著里,插上让人爱不释手的插图,封面上标上插图画家,正显示出出版社对配图的推崇。
2024年版《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出版商家,是位于莫斯科的梅切里亚科夫出版社(Мещерякова ИД)。
冠名在出版社名称里的“梅切里亚科夫”,切不要以为是一位著名的大人物,其实是这家出版社的老板的姓氏。
瓦迪姆·梅切里亚科夫
这个老板的全名是:Вадим Мещеряков,译成中文名为:瓦迪姆·梅切里亚科夫。
这家出版社成立于2005年,显然是苏联解体之后应运而生的。
而创办这家出版社的瓦迪姆·梅切里亚科夫,前半生的经历完全与图书业没有关联。1993年他还是一家银行信贷部职员,最终晋升为法律部门总监。他曾担任过罗斯银行高级副总裁,负责重大法律事务。
而之所以在2005年开始创办一家出版社,据他自己说,是为了自己的妻子。当时妻子当了七年的全职妈妈,他想为妻子找一份工作,于是,就开办了一家出版社。
而更可能的原因,是他自己也有一份出版梦。瓦迪姆·梅切里亚科夫这样解读自己的创业定位:“潜意识里,这或许是在实现自己的梦想。毫不夸张地说,书籍始终是我人生最重要的向导。比起亲身经历,书籍能更快教会你重要的道理——我童年时就本能地明白这一点。所以我们最初出版的,正是我儿时喜爱的读物。”
新开办的图书公司首选书目一炮打响,站稳了市场,让瓦迪姆·梅切里亚科夫看到了出版的良好前景,三年后,他辞去了银行工作,专职投入到出版社的运营中来。之后,也经历了图书低谷、选书失败的打击,但那一份对阅读的热情,使他坚持了下来。
目前,梅切里亚科夫出版社的图书出版方向,是面向学生与儿童,图书多选择一些经典图书,尤其是为这些图书,配置相得益彰的插图,从而打出自己的市场,拥有了自己的稳定受众。
梅切里亚科夫出版社在俄罗斯只能算是一家家庭出版社,但是针对学生群体的出版方向,还是保证了图书经营能够保持正常运转,盈利稳定。
2024年梅切里亚科夫出版社出版的这一版《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属于该图书公司打造的颇有影响力的品牌系列:时光之书。
这个系列选择的图书,都是经过了时光的考验,而保持了自己的优质品位,非常适合青少年阅读。
而为这些图书,配置形象生动的插图,也成为这个品牌的招牌设置。
可以说,《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这一版的插图画家安娜·扎伊采娃被选中绘制插图,是因为她的功力具备了这样的底蕴,才能够在这一套经典名著画家遴选中雀屏中选。
查了一下安娜·扎伊采娃的资料,发现她竟然出生于1994年。
安娜·扎伊采娃
她生于喀山市。2011年考入喀山费欣艺术学校绘画系,师从艺术家Z.M.西布加图林和A.G.哈米杜林。2015年进入圣彼得堡列宾美术学院版画系,在俄罗斯功勋艺术家、艺术院荣誉院士、书籍插画工作室主任克利姆·李教授指导下学习。
在列宾美术学院学习期间,安娜·扎伊采娃为俄罗斯的一部畅销小说《祖列依哈睁开了眼睛》绘制了有一点魔幻色彩的插图,引起了出版商的注意。
《祖列依哈睁开了眼睛》
2022年,《祖列依哈睁开了眼睛》再版的时候,出版商直接将安娜·扎伊采娃在学院里的作品用作了插图,并且得到了小说作者的好评,被认为是最好一版插图。
关于《祖列依哈睁开了眼睛》,我们多说几句,这部小说曾经在我国出版,笔者曾经写过一篇评介文章“《祖列依哈睁开了眼睛》:前苏联三部经典中提炼出的俄罗斯新思维”,总体觉得小说还是不错的。
小说作者是一位女作家,但它描写的事件,却是苏联上世纪三十年代富农群体流放西伯利亚的一段悲惨往事,用全新的视角,来透视苏联时代的不堪回首的过往回忆。
耐人寻味的是,小说里写到的一位富农的妻子,却在丈夫被押解人员打死之后,爱上了那个害死了他丈夫的政府人员。这体现出作者对斯大林时代的富农政策的最新解读。
在女主人公的身上体现了斯大林及他所创建体制的一个正方向的面向。这个体制使东部荒原与密林得到了开发,使愚昧的家庭枷锁轰然瓦解,让精神禁锢的女人睁开了眼睛,敞开了心胸,体验到了生命应有的美丽。毕竟这份人性的美丽的部分,曾经是苏联散发过的魅力所在。俄罗斯小说里写到了悲惨,更写到了人性的润泽。
联想到今年斯大林被平反,我们可以看到,这部俄罗斯小说已经道出了重新认识苏联时代的“春江水暖鸭先知”的预期。
安娜·扎伊采娃以时年28岁的年龄,为她所不知道的年代发生的故事为背景的小说《祖列依哈睁开了眼睛》绘制插图,靠的当然不是画家的亲身体验,而是她运用了魔幻的技巧,变形了那个苏联一手时间的年代,这与小说作者写作小说的策略不谋而合。
因此,安娜·扎伊采娃在《祖列依哈睁开了眼睛》中采用的变形、疏离、抽象的形塑风格,十分匹合小说作者的艺术追求,这也决定了安娜·扎伊采娃的插图后来居上,成为最接近《祖列依哈睁开了眼睛》中映射作者内心诉求的一套插图。
显然,安娜·扎伊采娃出手不凡,为她日后的创作之路铺平了通衢。
而与梅切里亚科夫出版社的合作,更成为安娜·扎伊采娃啼声新试之后邀约不断的鲜明见证。
我们注意到,安娜·扎伊采娃与以童书和学生读物为主体的梅切里亚科夫出版社合作后,创作风格发生了一些改变,早期的那种魔幻风格、生冷味道有所减弱,现实主义风格有所增强,我们在《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插图里,可以看到画家增添了写实的元素,但生冷风格,仍然保持强劲的风向,渗透在画幅中。
其它的一些经典著作的插图作品,我们可以看到安娜·扎伊采娃的插图,更偏向于写实的方向转型。
我们下面看看安娜·扎伊采娃其它的一些插图作品(均为梅切里亚科夫出版社的图书绘制作品):
2022年,为果戈里《圣诞节前夜》绘制插图:
2023年,为契诃夫的“《带狗的女士》和其他故事”绘制插图:
2025年,为《小王子》配图:
2025年,为肖洛霍夫《一个人的命运》配图:
安娜·扎伊采娃版《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插图,几乎就是2015年电影版的派生作品(部分画面参考了1972年版电影镜头),这与她的创作习惯有着很大的关系。
她曾经在创作谈中这样说道:“当我描写某个角色或他所处的环境时,我会根据故事发生的地点进行速写。当然也少不了观看改编电影:我在艺术学院读书时,老师说过电影应当帮助我们全面观察和理解画面,但绝不能取代我们阅读时脑海中自然产生的形象。”
安娜·扎伊采娃的绘画作品
可以说,画家从电影里取经与学法,与她在学院里受到的耳提面命有着密切的关系。虽然2015版电影不算成功,但被改装成绘画作品而插入到小说里,也可以称着是电影的额外的贡献。
发布于:江苏省旗开网-炒股怎样加杠杆-配资排名-配资好评配资门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